江苏高考的“赋分”规则
江苏高考新政在2021年第一年实施,如何在选科后使孩子成绩最优化,这主要就涉及到江苏的“赋分制度”。
关于“赋分”,首先注意两个点:
- 等级赋分制不是按照考生的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。可以简单理解为“原始分数—百分比例—等级—转化分数”的等级赋分路径。
- 等级赋分由相关主管部门自动完成,大家在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时,看到的已经是赋分后的分数,不需要自行换算。
江苏实施“3+1+2”选科模式,涉及到“等级转换赋分”的科目,是**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**4门,这4门要以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总成绩。
赋分制具体换算过程
1 成绩及对应的赋分区间
以实际参加该科选考人数的成绩为基数,将各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、B、C、D、E共5个等级,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%、35%、35%、13%和2%。
以上的5个等级及各等级对应的比例及赋分区间是事先设定的固定规则,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,赋分起点为30分。
例 1
某学科原始分前15%的考生最高分为100分,最低分为95分,则该学科A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【100~95】。
已知A等级赋分区间为【100~86】分(固定不变)
也就是说,原始分【100~95】的考生为A等级,赋分后最终成绩为【100~86】分。
例 2
某学科考试成绩最后2%的考生最高分为20分,最低分为5分,则该科目E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【20~5】。
已知E等级赋分区间为【40~30】分(固定不变)
也就是说,原始分【20~5】的考生为E等级,赋分后最终成绩为【40~30】分。
极端地讲,假设这个区间某考生原始分为5分,赋分后也能拿到30分。
2 等级转换的具体公式
其中:
Y1、Y2分别表示原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;
T1、T2分别表示转换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;
Y表示原始分;
T表示转换分。
考虑到高考分数都以整数呈现,故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需要进行“四舍五入”处理。
例 1
假设小淘同学政治学科原始分为75分,再假设政治学科B等级原始分区间为【82~61】,则小淘同学政治学科为B等级;
下面进行赋分换算:B等级的赋分区间【85~71】(固定不变),那么小淘同学赋分后分数为:
解得,T≈80.33;四舍五入后小淘同学政治学科最终赋分成绩为80。
例 2
假设小淘同学地理学科原始分为75分,
再假设地理学科B等级原始分区间为【88~75】,
则小淘同学地理学科为B等级;
下面进行赋分换算:
B等级的赋分区间【85~71】(固定不变),
小淘同学考了B等级原始分区间的最低分,
所以小淘同学地理学科最终赋分成绩为71。
这里其实赋分的公式比较复杂,大家不必纠结于计算方法和公式,只要明白赋分的逻辑就可以。“原始分数—百分比例—等级—转化分数”。
“赋分”角度选科
举一个例子:假设在我省某一年的高考中,赋分方案按上表实施。此处的选科人数也是假设:化学选科5万人;生物选科30万人。
某学霸A:化学、生物成绩均能排名全省1千名之内。
某同学B:化学、生物均排名全省1万名之内。
在赋分角度下,该怎样选科?
1 学霸A
化学、生物均排名全省1千名。
如选择化学,排名2%之内;
如选择生物,则排名0.3%之内。
学霸无论选哪科,影响都不大,根据等级换算,都是100分,或接近100分。
2 同学B
成绩还可以,化学、生物成绩均能排名全省1万名之内。
【备注:此处假设,化学成绩好的同学,全部都选了化学。原因在于,近几年来,有一个趋势,各个高中的实验班、竞赛班,只选物理+化学组合,即全江苏水平最高的那一批理科生,全部选的是物理+化学组合。】
如选化学,则5万人中的排名前1万,排名大致为15%之内。如选生物,则30万人中的排名前1万,排名大致在3.3%之内。
化学,15%之内,赋分86分及以上。
生物,3.3%之内,赋分96分以上。
同样的排名,二者相差可能最高会达到10分。
综上:
学霸A,成绩都是顶尖的,选科影响较小。
同学B,人少的地方不能去。在化学、生物成绩差不多,且兴趣都喜欢的情况下,哪门科目选的人多,可以倾向选那个科目。
为什么实施“赋分制”?
赋分的意义主要为了解决不同考生选考不同科目的分数不等值问题。
比如,小明选择了物理、生物、地理,而小红选择了物理、生物、政治,如果某一年度的命题地理比政治简单,小明的分数就可能偏高,而小红的分数则可能偏低;但如果政治比地理简单,则情况相反。
让选择同一科的同学进行对比,然后赋分,这样有利于解决因试题难度不同而导致的不公平。
总结
总体来说,等级赋分转换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,每科选考人数、考生整体成绩水平都会影响到最终赋分后的成绩。和大家分享几点关于赋分,或者说选科的提醒和建议,要重点参考!
- 考生之间若要拉开分数差距,重点仍在不赋分的科目上,包括语、数、外及物理/历史。赋分科目毕竟只有两门,总计200分,而不赋分的科目占到550分,孰轻孰重,一目了然!
- 使选科真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、专业出发,这是新高考改革的最终目标。千万不能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去竞争。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,但选科的总原则不能变:学科优势、兴趣爱好。
- 脱离了兴趣和优势,盲目追求高赋分,都属于投机性选科。比如孩子想学物理学、医生、计算机专业等理工科专业,但是化学不好,觉得地理和生物赋分高,所以就想选“物生地”。这样分数可能是高了,但是医生、计算机等专业在高考志愿填报中,就都不能报考了,以后也基本无法从事相关的工作或者行业!
最后更新于 2024-06-24 17:03:42 并被添加「」标签,已有 989 位童鞋阅读过。
本站使用「署名 4.0 国际」创作共享协议,可自由转载、引用,但需署名作者且注明文章出处
此处评论已关闭